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

107.08.31 請給我「骨」力--談青少年鈣質攝取


107.08.31

請給我「骨」力--談青少年鈣質攝取
˙文章出處: 高醫醫訊月刊第三十卷第五期
˙時    : 2016/02/20
˙作    : 黃孟娟 主任 
 青少年是快速成長發育的時期,這個階段的營養狀況關係著個人未來成年後的健康發展,因此需要攝取足量的食物來提供充足的營養。而青春期是骨骼建構發展的關鍵,除了個別性的基因及成長激素的條件外,飲食研究調查指出,特別是女性,有較高鈣質攝取不足的風險,而研究也顯示女生92%骨質密度在18歲前建構完成(IOM,1997;Golden,2000)。因骨骼的增長及其體積和密度增加都需鈣質的堆積,所以鈣質攝取多寡與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相關。故於青春期階段,應加強鈣之攝取,強化骨骼鈣之儲存量,才能降低中老年骨質疏鬆發生的機率。
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1年修訂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【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; DRIs】,其中建議13-19歲青少年每日鈣質攝取量1200mg,然而在1980~1981年國民營養調查中,台灣地區每人每日鈣質實際攝取值僅達建議量的72%;2001~2002年的調查更顯示,高達98%以上的10~12歲學童每日攝取量平均只有400~600mg,顯示鈣質攝取不足是青少年主要營養問題之一。
鈣的代謝,主要與維生素D有關。當皮膚照射到陽光時,表皮細胞會像是內分泌腺分泌賀爾蒙一般,進行分泌維生素D的動作,經肝臟及腎臟代謝,會轉變成活性狀態(維生素D3),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吸收來自於食物的鈣質以及腎小管對鈣之回收。
豐富鈣質的食物來源以乳製品(牛奶、優酪乳、優格、起士)、豆製品(豆腐、豆干、干絲)、連骨魚(小魚干、魚脯、魚鬆、蝦皮)、山粉圓及黑芝麻為主,部分植物性食物雖然也含不少量的鈣,但吸收率很低。一般食物中鈣質吸收率只有10-30%。如果長期無法從飲食中獲取足量鈣質的青少年,可考慮適量服用鈣片。
可促進鈣質吸收之飲食因子包含:維生素D3、維生素C、乳糖、蛋白質及身體對鈣的需求量。維生素D除了皮膚經日照後可自行合成外,食物中可由魚肝油、動物肝臟、蛋黃及牛奶提供。奶製品可同時提供鈣質、乳糖、蛋白質及維生素D,所以牛奶是提供鈣質最主要也是最好吸收的食物。而抑制鈣質吸收的因子包含有磷、纖維質、草酸、植酸、腸蠕動增加、臥床不動及壓力等。其中磷廣泛存在各種食物之中,一般的飲食建議鈣與磷的比例約為11,而咖啡因飲料(如咖啡、茶)和碳酸飲料(如可樂、汽水)若大量攝取,其咖啡因、磷酸等會妨礙鈣質的吸收或增加鈣的流失而降低鈣與磷的比例,當鈣磷比不平衡時,常導致肌肉抽搐(俗稱抽筋)現象發生,也會影響骨骼生長。 
青少年所需的熱量會因年齡、性別、生活活動強度的不同而有不同,有興趣可至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(http://food.doh.gov.tw)查詢。一般建議青少年每天飲食五榖根莖類3.5-5碗、奶類1-2杯、蛋豆魚肉類3.5-4.5份、蔬菜3碟、水果2個、油脂2.5-3匙。如果我們在五榖根莖類中有6匙麥片(200mg),有2杯牛奶(500mg),蛋豆魚肉類有1份豆製品(200mg) 1匙小魚干(200mg) ,炒深綠色蔬菜1(100mg),就可以輕輕鬆鬆達到每天1200mg鈣質的攝取。



107.8.31 幼兒園午點



紅豆湯圓

107.8.31 小學午餐



白米飯(280卡)
五柳魚條(190卡)
家常豆腐(90卡)
蚵白菜(40卡)
冬瓜丸片湯(90卡)
養樂多牛奶(80卡)

107.8.31幼兒園午餐



白米飯(280卡)
五柳魚條(190卡)
家常豆腐(90卡)
蚵白菜(40卡)
冬瓜丸片湯(90卡)
香蕉(60卡)

107.8.31 幼兒園早點




波蘿麵包

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

107.08.24 甜柿、澀柿、硬柿、軟柿差在哪?常見柿子品種有…


107.08.24

      甜柿、澀柿、硬柿、軟柿差在哪?常見柿子品種有…


˙文章出處:自由時報
˙時    : 2017/10/23
˙作    : 陳凱詩
˙圖片來源:自由時報

  秋天是柿子的季節,一顆顆紅潤飽滿的果實被稱作「晚秋佳果」,「色勝金衣美,甘逾玉液清」中國古典文學中如此形容柿子,讚譽有佳,是一種深受台、日喜愛的東方水果。
柿子(Persimmon)品種多樣,購買時不免讓人眼花瞭亂,一般來說會根據果實在樹上成熟時是否能自然「消去澀味」來分成「澀柿」、「甜柿」兩大類:
澀柿
澀柿果實內含有大量的單寧,在採收後必須經過人工脫澀,像是放置熟化或是利用溫水、石灰水浸泡一段時間等,入口才會香甜好吃。台灣本地常見的有石柿、牛心柿和四周柿等品種,去澀後能夠直接食用,或是曬乾製成柿餅。

石柿
產地在新竹和苗栗地區得完全澀柿,因為果皮厚、肉質硬,形狀小,最適合用來製作柿餅。果實削皮後透過日曬及風乾,讓果實去澀、脫水即是柿餅,上方會長出白色的天然柿霜,為香甜好吃的象徵。
新竹種植的石柿。





(記者黃美珠攝)削皮準備做成柿餅的石柿。(記者蔡孟尚攝)

牛心柿 Bull Heart

全台灣栽培面積最廣的本土完全澀柿,主要產地在嘉義。果實大而飽滿,沒有明顯的縱溝、凹槽,因果頂尖、蒂頭凹陷,狀似牛心而得其名。會以石灰水浸泡脫澀,故得水柿、浸柿的俗稱,脫澀後果皮為黃綠色、質地脆硬,就是一般人常說的「硬柿、脆柿」。亦是製作柿餅原料的來源。






牛心柿。削皮再曝曬,就是美味的柿餅。

四周柿 Syh Jou
栽培面積居次的完全澀柿,主要產地在台中。果形小且呈扁平狀,有4條明顯的凹槽,皮薄而肉軟;一般會以電石脫澀,催熟後顏色轉紅、果肉軟化,故又稱「軟柿、紅柿」。



台灣本土的四周柿。(記者李忠憲攝)催熟後的紅柿。(記者李忠憲攝)


甜柿
能在樹上自然脫澀的甜柿,是從民國70年代,陸續從日本引進的品種,又再依種子對果肉色澤、口味的影響,分成完全甜柿與不完全甜柿兩類。

完全甜柿
果實無論有無種子均可在樹上自然脫澀,且肉色不會因種子的產生而褐變,主要富有、次郎和花御所等改良種,目前多產自中南部山區。


富有(Fuyu







扁圓狀的日本富有甜柿。
原產於日本岐阜縣,為目前台灣栽培面積最廣、產量最多的完全甜柿。果實為扁球形、大小均勻,成熟後的果皮為橙紅色,果肉細緻、多汁,甜度中等,成熟後不會殘留澀味;因為熟果不易軟熟,相當耐貯運。
花御所
日本鳥取縣的地方性經濟栽培完全甜柿品種。形狀和富有種類似,但體型較小,果皮呈深黃色,果頂會帶有些許的褐斑,果肉多汁且甜度高。缺點是果頂易裂,加上結果不穩定,產量較低。

次郎(Jiro


次郎甜柿的特色是有4條明顯的凹槽,狀似南瓜。


原產於日本靜岡縣的完全甜柿品種。果形扁平,縱切面近似長方形,橫切面為方形,最大的特色是側面有4條明顯的凹槽延伸至頂部。果肉稍硬,果汁含量較少但甜度較高。缺點是容易軟化,不耐運輸和儲存,且多數的果實在果頂(屁股處)容易產生裂痕。

但購買時建議不要遠凹槽太深的(如圖),會比較難削皮。(記者歐素美攝)

不完全甜柿

種子會影響脫澀程度,果實需要含有一定種子數目才能完全脫澀:若數目太少,便僅有種子附近的果肉會褐變並脫澀,其他部分不變色且仍殘留澀味,如正月、西村早生、禪寺丸、筆柿等日本引進的品種,因為經濟價值較低,市面少見。
近幾年從日本引進的新品種:筆柿,形狀特殊。

柿子華麗變身:柿餅

農曆9月起陸續採收的柿子,在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左右便是「曬柿餅」的最佳時機,最知名的就是新竹當地的「曬柿」美景了!柿農會將一顆顆去皮的柿子整齊地排放鐵架上,鮮豔飽滿的橘紅色讓人忍不住直按快門,也成為秋冬時節很受歡迎的景點。

新竹當地特有的曬柿美景。
台灣主要用來製做柿餅的有石柿、牛心柿和筆柿三種,利用天然的新竹九降風和太陽持續風乾、日曬,再過經反覆烘烤、塑型,便成為約只有掌心大小柿餅,Q彈甘甜的口感讓人一吃就愛上,是相當天然的古早味甜品。
牛心柿、石柿和筆柿是台灣製作柿餅常用的品種。


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

107.08.17 低溫烹調的舒肥法,能殺死細菌嗎?


107.08.17

低溫烹調的舒肥法,能殺死細菌嗎?
˙文章出處:食力foodNEXT
˙時    : 2018/08/07
˙作    : 林世航 食科專家
˙圖片來源:食力foodNEXT

這是大家普遍對舒肥法的疑慮,清蒸、水煮的溫度超過100C,煎、烤、炸的溫度都可能超過200C,這樣可以將肉品或蔬菜的細菌殺死,但是舒肥的烹煮溫度僅介於4060C,真的安全嗎?

我們以微生物生長的6大關鍵因子套用在舒肥法上,其中「空氣」、「溫度」與「時間」就是影響舒肥是否安全的關鍵因子。
空氣:抽真空抑制絕大部分食品危害菌滋長
舒肥有抽真空的特色,能降低微生物滋生的問題。大部分的食品危害菌是好氧性細菌,也就是在抽真空的情形下,就能抑制這些細菌的生長。
有些舒肥玩家會用真空食物保存機將肉抽真空,這樣確實可以減輕好氧性微生物污染的問題,而有些玩家都只是拿個夾鏈袋裝著肉,接著把裡面空氣擠掉後就丟入低溫水槽中烹煮,這樣其實沒有達到真空狀態,會因此減少了真空抵禦微生物的一個屏障。
但因為舒肥通常都用於肉上,如果抽了真空,就又多了肉毒桿菌滋長的疑慮!
挑選衛生良好的冷凍冷藏肉 就能減少食安疑慮
舒肥原先只是指真空狀態,後續可以用任何溫度烹煮,依照烹煮對殺菌的成效可以分成「滅菌」或「殺菌」程度。
一般而言,細菌的滋長帶為1060C區間,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舒肥的溫度剛好在這區間內,所以可能造成食品安全的疑慮。


(圖片來源=好食課提供。)

但實際上,真正危險的區間是在20~50C,在50~55C,或者是55~60C都還算是可以耐受的程度,而也有些細菌在此階段就會開始死亡,所以舒肥挑選衛生良好的冷凍冷藏肉,再進行舒肥,是不會有太多的食安疑慮。
控制在低溫、滅菌時間長 就可殺菌
D值」是殺菌或滅菌的衡量指標之一,這個數值是指在特定溫度下殺菌,細菌數量會下降至原本數量的十分之一。
考慮到生肉上細菌含量的狀況下,許多文獻與官方資料建議餐廳或家裡烹煮的殺菌成效至少達到3D值,也就是說要讓細菌降到原本的千分之一,若要更嚴格則是要減少到7D值(千萬分之一),才能確保安全。
溫度與時間是互相影響的,殺菌溫度越高,達到同樣D值效果的時間就會越短,反之如果溫度較低,就需要更長的殺菌時間才能達到原本預期的殺菌成效。
滅菌的指標是針對耐熱的肉毒桿菌(C. botulinum )孢子數量設計,因為肉毒桿菌的孢子十分耐熱,良好的滅菌需要達到減少12D值的肉毒桿菌孢子,才算合格。
但是要達到滅菌程度,需要加溫至121C並維持3分鐘,這需要使用「滅菌釜」或者是壓力鍋才能做到,一般家庭和餐廳是不會將以這麼高溫的方式舒肥,所以舒肥是無法達到滅菌程度。
不過,如同前段所提的,「殺菌」至少要達到3個或7D值就是良好程度,因此美國農業部與美國肉類研究所基金會則建議畜肉要達到6.5D值、禽肉要達到7D值的殺菌狀態,就能保障舒肥肉品的安全性。
一般舒肥的溫度約介於5060C,有些會將水溫設定在50C以下,60C約等於巴士德殺菌的溫度,再加上舒肥法的長時間烹煮,已經可以將肉品絕大部分的活細菌殺死。
針對舒肥的食安問題,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疾管局為舒肥餐廳訂定了食品安全操作綱領,這本綱領中指出若畜產在55C的舒肥烹煮下要達到6.5D值的殺菌效果,肉加熱至55C後至少需要維持89分鐘,若是60C的舒肥則僅需要9分鐘,在家裡以舒肥烹調的時間起碼1小時,甚至達到 2小時,若是將溫度設定在60C,這樣的烹調時間對於殺死絕大部分的細菌是綽綽有餘的。



肉品舒肥溫度與時間對照表(圖片來源=好食課提供。)
另外,西班牙的一項研究給予實際的證據,研究團隊將用607080C的溫度舒肥烹煮羊排,並和生肉做細菌抹盤試驗,結果發現只要在60度情況下舒肥60分鐘,就能大幅減少大腸桿菌、腸菌屬等等眾多細菌,這代表舒肥確實並不太會造成食品安全的問題。
不過,有些人會把舒肥的溫度設定在50C以下,但研究所使用的溫度都在55C以上!
許多細菌會產生耐熱性的孢子,如:仙人掌桿菌、產氣莢膜梭菌、肉毒桿菌等,這些細菌孢子會在55C以下的溫度環境重新萌發,並在40多度C的環境下滋長,再加上舒肥都是長時間烹煮,可能會讓重新萌發的細菌滋生,因此許多文獻與資料都不建議在55C以下的溫度舒肥烹煮,更有些建議在60C以上,才是降低風險的最佳溫度。
還有一點,重組肉具有微生物的問題,所以千萬不要用絞肉排做舒肥,因為絞肉排經過絞打,會讓外部細菌到肉的內部,再加上絞肉的熱穿透性不佳,這樣做舒肥也會提高食安的危險性。

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

107.08.10 「腸」征之旅!糯米腸與香腸的腸衣怎麼來?


107.08.10

「腸」征之旅!糯米腸與香腸的腸衣怎麼來?

˙文章出處:食力foodNEXT
˙時   : 2018/01/03
˙作   : 劉宜叡
˙圖片來源:食力foodNEXT


穿梭於夜市的人潮中,你一手拿著飲料,一邊大啃「大腸包小腸」,咬下的瞬間,清甜軟糯伴隨著只有你聽得到的彈力撕裂聲從腸衣中釋放,再搭上烤得鹹酥的香腸和大蒜,那滋味都來不及說一個讚字,令人一試成主顧!

停!把鏡頭帶到腸衣斷裂的聲音和帶勁的口感,你有想過手中的糯米腸、香腸是怎麼做的嘛?真的是用豬腸子做的嗎?好奇這些豬腸子是怎麼處理加工的嗎?再來,除了豬腸,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製作香腸、糯米腸嗎?
大有玄機,豬大腸與腸衣傻傻分不清?
目前高雄地區只剩4家製作糯米腸的批發商,其中一家大腸香腸粉腸產品批發商「腸大爺」負責人李志宏解釋,豬大腸由5部分所構成:糞便、黏液、外層漿膜、外層肌肉層、膠原蛋白黏液膜下層。在台灣南部稱除去糞便、黏液後的豬大腸,為「大腸皮」(台語:tuā-tn̂g-phuê),而「豬腸膜」(台語:ti-tn̂g-mo̍oh),是指用刀子將大腸皮去掉外層漿膜、外層肌肉層後,剩下的膠原蛋白黏膜下層,半透明狀、清晰可見的紋路,俗稱為腸衣,如圖1

(圖1

1997年口蹄疫爆發後,國內買不到豬大腸,李志宏表示,業者們因此轉而使用國外進口的腸衣來灌製香腸、糯米腸,而一般人認為的「豬大腸灌糯米腸、豬小腸灌香腸」的迷思,「腸大爺」職員吳冠霆則說明,目前業界中並沒有細分使用豬大腸製做糯米腸,豬小腸做香腸用,而是取決於灌製需求。灌粗的香腸、糯米腸就使用口徑大的大腸腸膜,若需要灌起來細的香腸、糯米腸就用小腸腸膜。批貨的攤販只會與屠宰場說明用途,就可以拿到不同大小的腸子分別進行糯米腸與香腸的製作。
使用豬大腸灌製而成的糯米腸,外觀上看不清糯米餡,反之使用腸衣的糯米腸則可清晰看到內部的糯米餡,兩者同時會造成口感上的差距,前者Q彈,後者薄脆。
不用親身走一遭,也知豬內臟的分切事
台灣區冷凍肉類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高銘穗說明,屠宰場主要分為2個場域:一頭豬早上被拍賣後進入屠宰區,先在第1個空間放血、剖腹、取內臟!而如何不讓內臟污染到豬肉,取決於屠宰分解師的分切技術了。整副完整的內臟,從食道到肛門,由水流帶動,內臟藉由會產生高低落差的滑梯式水道,進入第2個空間進行內臟的分類與清洗!
在滑梯式水道的末端,有13人站在水道旁備戰,「眼睛要光、手腳利索」是必備技能,最快只要3分鐘,就能將完整一套內臟精準地分門別類,讓心、肝、肺、腎、胃、小腸等進入不同的冷水槽進行冷卻。高銘穗解釋,這些內臟中處理方式最特殊的非大腸莫屬,給大腸用的流水式大水槽經過特殊設計,設置多組水龍頭,一次可洗一整排大腸,清洗人員會找到大腸的起頭,用鉤子將大腸掛在水龍頭正下方,以便讓水流帶走大腸中的糞便。初步沖洗糞便後,會將大腸集中於大桶槽,再送到屠宰區旁邊的腸類小室做更細緻的分切處理,如將大腸區分出大腸頭、大腸,或是將小腸區分出粉腸與小腸。
《食力》進入屠宰場現場的整腸清洗區觀察大腸到底有沒有洗乾淨?工作人員將大腸套在圓的長木棍上,將其翻面以露出大腸內部,目的是將腸內中與糞便沾黏的脂肪做切除,切除後再用清水把腸黏液洗掉,其實洗得很乾淨!清洗完後再用急速冷凍的方式將各種腸批發給攤販。
糯米腸怎麼做?南部vs.北部大不同!
批發商於凌晨從屠宰場採買豬腸後,把腸子加鹽、加麵粉清洗,目的是把殘留的黏液帶走,怎麼分辨清洗好了呢?吳冠霆解釋,持續的用手搓洗、大量清水清洗後,其實從觸覺就能感受到腸液從滑溜到粗澀,此時就代表清洗完成!再泡清水30分鐘即完成清洗步驟。之後將清洗好的豬大腸進行剪裁,裁切成合適的長度來灌糯米。將腸衣套在灌腸的設備上,開機使混料均勻的糯米進入腸衣中,一段一段秤重,最後蒸煮、吹涼和販售。
李志宏補充說明,南部使用生糯米灌腸,北部則是使用熟糯米,而生、熟糯米將大大影響所使用的腸衣長度。如果南部糯米腸使用未剪裁的腸衣灌製,在水煮的過程中會導致兩邊頭尾糯米軟爛、中間煮不透的狀況,因此南部糯米腸會用裁切合適的腸衣灌製:反之,北部糯米腸並不會將腸衣剪裁,改為使用熟米灌製,所需的蒸煮時間短,口感軟綿,不似灌生米煮熟後Q彈、看得到完整米粒!

粉腸又是哪一咖?
別誤會!這裏講的不是黑白切的那個粉腸喔。以前的人生活窮困、吃不起香腸,因此將蕃薯粉與胛心肉混在一塊,灌入腸衣製成粉腸食用。但請老闆切一盤粉腸,有的粉紅粉紅,有的如肉色般,這是為什麼呢?腸大爺職員吳冠霆解釋,早期會加入紅糟作為防腐之用,同時達到染色的效果,而現今使用食用級的紅色色素,是為了讓粉腸成品更有賣相,如圖2

(圖2)此粉腸非彼粉腸,用蕃薯粉灌製而成的低含肉率粉腸!

除了天然腸衣,還有人工腸衣的存在!
目前市場上天然腸衣以豬腸、羊腸為大宗,但天然腸衣的口徑不一、柔軟易破、不易保存等特性,加上分切處理、使用時的前處理都十分繁複費時,因此在自動化生產時會受到限制,為克服天然腸衣的缺點和量產限制,於是開始研發人工腸衣。
人工腸衣又分為2種:可食性腸衣與不可食性腸衣。「人工可食性腸衣」是萃取牛的真皮層中的膠原蛋白來製作。「人工不可食性腸衣」又可分為纖維素剝皮腸衣、纖維腸衣以及塑料腸衣。
李志宏以香腸、糯米腸為例,消費者如何分辨使用天然腸衣,還有人工腸衣的差異:第一、從外觀來看,最大的差異就是使用人工可食性腸衣製作的香腸、糯米腸偏白、大小粗細幾乎一模一樣。煮熟後還是看得出來,尤其是頭尾收口的部分,因為天然腸衣碰到熱水會自然的收口,人工的會有綁過繩子或是打結後煮熟再剪開的感覺。第二、人工的咬起來會有韌性,所以有人會說像在吃塑膠,而誤會人工可食用腸衣是塑膠所製,目前人工可食性腸衣多應用在西式香腸(如鑫鑫腸)居多。

下次吃糯米腸、香腸時,您可以看看手上的腸兒們,究竟是哪一種腸衣製作而成,您又喜歡吃哪一種腸衣呢?

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

107.08.03 夏日飲食要衛生 蔬菜清洗有一套


107.08.03

夏日飲食要衛生 蔬菜清洗有一套
˙文章出處: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104
˙時    : 2013/09/17
˙作    : 張蓉安 (諮詢:黃曼瑩臺大醫院家醫部主任 黃國晉、臺北市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部主任 金惠民)
˙圖片來源:科學X博士



夏天是細菌滋生的季節,到底吃什麼容易有衛生的疑慮?專家建議,要吃的健康,只要把握3個原則:自己DIY、注意食物的清潔及保存條件,就可以吃得安心又營養,健康一「夏」!

「夏天常見飲食造成的疾病,就是腹瀉以及腸胃炎!」臺大醫院家醫部主任黃國晉說,尤其夏天最受歡迎的食物,莫過於涼麵、手搖杯飲料、剉冰、生菜沙拉、生魚片等等,這些食物若在高溫、保存條件差的情況下吃入肚中,常常就是引發腸胃炎的元凶!
從選購就決定食物衛生條件
黃國晉指出,涼麵、生魚片都是需要低溫保存的食材,一旦離開冷藏的環境太久,細菌就開始滋生,不妨在選購時,注意商家的保存設備和食用的時間,尤其是生魚片,最好選擇「現切現吃」,而不是已經切好等著顧客上門那種;剉冰和手搖飲料,則是要注意冰塊的衛生品質,除了觀察店家的環境、商譽,另外一個好方法就是定期上網(衛生單位相關網站)查詢衛生稽查的結果,作為選購的參考。
至於吃不完的便當,最好也不要隔餐吃,尤其出門在外,不一定有冰箱可以冷藏,要是等到下一餐加熱,細菌可能已經滋生,還是不要吃比較安全!
黃國晉也強調,夏天除了注意飲食衛生,別忘了也要均衡營養。儘管天氣熱影響食慾,不妨利用蒜蓉、涼拌或是清蒸、川燙的方式,增加食物的入口性。平日也要多補充水分以及蔬菜水果,其中蔬菜水果可以增加纖維質、降低膽固醇以及增加飽足感,但有些水果含糖量較高,要注意攝取的分量。
減少殘留農藥 清洗浸泡不嫌少
清洗徹不徹底,也是影響夏天食物乾不乾淨的因素之一。臺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部主任金惠民表示,像青椒、小黃瓜、四季豆、草莓、葡萄等,是常見含有較高殘留劑量農藥的蔬果,在清洗時,除了仔細,還有撇步。
以青椒為例,至少就要注意3大步驟 :
1
.青椒不切塊,保留原型,用流動的水至少清洗半分鐘到一分鐘。建議可以準備一條專門清洗的棉布或是小刷子,輕刷青椒的表面。
2
.準備一個有小洞的盆子,將所有青椒放入,用流動的過濾水浸泡10 分鐘到15 分鐘。(有洞的盆子是為了讓水不會滿出來,且持續保持流動)
3
.浸泡過的青椒,逐一再清洗一遍,隨即開始料理烹煮。
剉冰是夏天消暑涼品,但也潛藏衛生問題。
水果清洗步驟不可少,至於水果,金惠民也建議清洗後才吃,尤其需剝皮的水果,更不要忽略了 :
1
.葡萄、荔枝在剝皮前,先一顆顆仔細清洗。食用之前記得洗手,食用時盡量避免手接觸到果肉。
2
.香蕉也可以沖水,如果不習慣,注意吃時不要用手碰到即可。
3
.如果要打成果汁,蘋果選擇表皮沒有打蠟,經清潔、去籽、留皮,再與其他水果打汁食用。
金惠民提醒,蔬菜看起來漂亮,並不代表就是乾淨,因此仔細清洗絕對有必要,而為了節省時間,最好預先處理,不能等到要料理烹飪的時候才動手,這樣就會來不及。
至於要不要加入鹽巴、小蘇打水或是市面上標榜專門用來清洗蔬果的清潔液 ? 金惠民主任表示:「不會特別建議,因為『天然尚好』,若為了洗掉農藥,反而多了一些人工化學物,還不如用清水就好,而且清水可以洗掉絕大多數的農藥,仔細清洗最重要!」
遠離食品安全風暴 自己動手最安心
不過,畢竟在外食的安全堪慮,專家都建議「自己動手做最好!」,尤其金惠民和黃國晉不約而同都推薦「綠豆湯」。金惠民主任表示,夏天大家愛喝的手搖飲料,加了太多的「果糖」、「糖精」等人工糖份,有些含糖量甚至高達70 公克,「真的非常嚇人!攝取過多糖份,均證實跟肥胖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老年癡呆症等疾病有關連,還是少吃比較好。」金惠民建議,自己煮可以加一點冰糖、蔗糖提味,自製冰塊也相對安心。
另外,金惠民也會在夏天準備涼麵,不但醬料可以自己調配,還可搭配大量的豆芽菜、白菜,讓營養更均衡。蔬果汁精力湯則是用把各種新鮮水果仔細清洗,一起打汁喝下,也可以補充纖維質。

此外,為了穿夏裝更漂亮,不少人會在夏天刻意減重。黃國晉醫師建議:減重也要注意營養均衡,常見有人「只吃水果」減重,但某些水果熱量高,吃多了還是瘦不下來。其實減重是「吃少但吃好」,6大類食物都不可以偏食,而且不吃零食以及含糖飲料,如此才能讓自己「想胖也胖不起來!」


113.04.19幼兒園下午點心

蔬菜湯餃 100kcal